柯乔(1497-1550),民族英雄,字迁之,号双华,世居柯村。嘉靖八年(1529)进士,历任篽史、经筵讲官、湖广按察史佥事、福建布政司参议、巡海道副使等职。
邵作舟(1851-1898)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,名运超,字班卿。幼随父居甘肃任所,读父书,有枕戈待旦之志。伏岭下人。
马玉昆(1837年-1908年),字荆山,亦作景山,民间称为马三元,安徽亳州市蒙城马集人。马玉昆家世代务农,家境贫寒。年轻时迁居雉河集(今涡阳县城),因身体高大,性强悍,少年尚武,臂力过人,又好赌躲债,曾被亳州蒋氏大户收为家丁。后往河南汝宁(今汝南县),投淮军所属的毅军营当兵。当时,毅军正在汝宁、南阳、邓州(今邓县)一带镇压捻军。因马玉昆作战强悍,在攻占仁山寨战斗中立有"战功",受赏千总,戴蓝翎,并升任毅军统帅宋庆的亲军马队营官,为宋庆所赏识。
施笃臣(1530-1574),字敦甫,号恒斋,明代青阳(今安徽青阳)人。
侯宝璋(1893-1967),安徽省利辛县阚疃集人,著名病理学家、医学教育家。幼年在家乡就读于私塾。由于受社会新思潮的驱使,少年的侯宝璋毅然离家出走,投身至社会的洪流中。在齐鲁医学院工作期间,侯宝璋成绩卓著。青年时代即热爱祖国,立志毕生致力于祖国的富强、医学科学的发展和教育事业。
张耀祖(1896年-1929年4月),又名张荣先,出生于利辛县马店镇。张耀祖略通文墨,胆识过人,不畏-,爱打抱不平。1926年,在阜阳结识吕浩汝。当时,吕浩汝是中共阜阳临时支部负责人。1927年初,经吕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,在马店、胡集、王市、高集、李集、孙庙成立农民协会,开展“抗租、抗捐、抗税、抗粮”斗争。1929年4月被杀害,时年33岁。
邓愈(原名邓友德,1337年-1377年),字伯颜,泗州虹县(今安徽省泗县)人,邓顺兴之子,明朝开国名将。邓愈天生魁梧,勇武过人,16岁便领兵抗元。他率兵万余人投奔朱元璋,跟随朱元璋渡过长江,攻克太平、集庆,直取镇江,后转战浙西,屡败元军。其为人简重慎密,智勇兼备,严于治军,善抚降者。因其战功赫赫,晋封卫国公。1377年,邓愈病逝于寿春,葬于南京雨花台,并追封为宁河王,谥号武顺。
袁大化(1851-1935),安徽涡阳人,原淮军幕僚参谋,荐保至道员(相当于专员)。1910年初冬,由江西巡抚调任新疆巡抚。新疆建省以来共有8位巡抚,他是最后一位。终老于天津,享年85岁。
查深,字道源,安徽省广德县人,北宋时期人,世称“清容先生”。主要作品查清容文集20卷。据清胡有诚编修的光绪广德州治记载:“深,字道源,隐居力学,治平间郡守钱公辅疏其行谊,荐于朝,(深)力辞不赴,乃为筑堂于城西玉溪之上,名曰清容。延请教诲郡人子弟,循循善诱,儒风日振”。
吴廷栋(1793-1873),字彦甫,号竹如,安徽霍山人。道光五年拔贡,授刑部七品小京官,洊迁郎中。廷栋少好宋儒之学,入官益植节厉行,蹇蹇自靖。
©2010-2024medialed.cn哒哒查版权所有